讓福音傳進社區
鑽石山斧山道教堂落成(1960年)
我們鳳德道的教堂是新的,但我們的教會卻是鑽石山的老街坊。自一九五六年起,我們就以斧山道十二號為家業,多次大興土木,建成多用途的教堂,除供教會敬拜上帝、聚集團契和學習聖經等信眾活動外,也竭力服務坊眾,曾開辦幼稚園和溫習室。
七十年代之斧山道堂址
一九八八年頃接政府通知,要收回本會土地另行發展。我眾會友群集教會向神迫切禱告,又向政府多番斡旋。感謝神,雖幾經波折,到一九九五年春天終獲城市設計委員會批出現址土地四千八百平方呎。
構思中的鳳德道新堂圖片
新教堂的地價連上蓋建築費合共二千七百五十萬元,全體會眾都起來籌款集資,或傾囊捐獻,或向親友募捐,亦向眾浸信會教會教友呼籲求援。縱然歷盡困難苦楚,然而能為上帝再建聖殿,教會有家可居,我們全體會友皆欣喜不已!如同聖經忠心信徒的體驗:「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主的名受苦。」(使徒行傳5:41)
鑽石山鳳德道新堂址 (1998年7月)
一九九五年夏天,搬離斧山道舊堂址,遷入慈雲山蒲明里臨時會址時,眾人的心,都難捨難過。三年後的夏天,搬進鳳德道現址新堂時,我們鑽浸人人歡喜感恩,既同心建成家業,就合力進駐新堂:洗堂、舖地板、搬聖經、運詩歌集、接駁影音、裝設電腦等。
好像”上行之詩”的做夢詩人所說的:”我們好像做夢的人。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126:1,3,5﹞
所以,我們不能不心信口認,說:上帝就是我們的來歷!
擴堂事工
- 1987年政府修改教會舊堂及鄰近一帶為住宅用地,教會頓即面臨清拆命運,教會體會到賞賜及收取都屬神。
- 1989年經地政工務司覆核後,雖維持收地原判,但安排地政署與本會商討安置事宜,我們即認定這是神在建堂上開啟的第一扇大門。 同年我們四處約見政府有關部門,隨著神的帶領,終於獲得覓地安置,感激神再開啟第二度大門。
- 1990地政署批准撥地建堂,唯地價連同建築費,估計約需一千萬,費用龐大,當時教會只得$250萬存款,這正是我們信心的考驗。 當政府完成撥地契約程序,而準備撥地時,突然發覺因路面擴闊工程出誤,地盤縮小三分之一,只得4,500呎,故暫停撥地。教會上下茫然無助,神藉困難激發我們的信心,經禱告後,認定神絕不會帶錯路,故繼續與有關部門(地政署、拓展署及路政署)多方交涉,至終達成協議。教會獲批鑽石山鳳德道約4800呎土地建堂。我們再次經歷神的垂顧。
- 1995年政府以驚人的土地價錢1,350萬元批出鳳德道地段,當時眾兄姊深知此乃主的預備,又惟恐遲疑有失,故傾囊捐獻,在限期前剛好籌足繳付地價的價銀,主的恩典實在夠我們用,感謝神開啟第三度大門。
- 由於1997年倒數將近,樓價意外地不跌反升,神奇妙的供應容讓有些會友將樓宇抵押,教會獲得港幣$600萬元銀行貸款,建築工程立即進行,感謝神開啟第四度門。
- 1998年神藉祝福弟兄姊妹收入增加,會眾全力以赴,終於完成建堂大計。感謝神開啟所有大門,整個建堂工程歷時整整十載,一步一步証明神的恩典,奇妙的帶領,榮耀全歸真神。